第55章
關燈
小
中
大
第55章
“先生!先生——”見廊下一道明黃小身影邁著小短腿跑來, 張居正不禁彎下腰,唇畔挽出一抹笑:“怎麽了太子?”
身後跟了氣喘籲籲跑來的馮保,哪裏追得上小鹿般一陣風似的少年, 口中猶自喊著“太子爺太子爺,您慢些!”
卻不提防朱翊鈞已然撲入張居正懷中,年方十歲的他個頭才至張居正肘間,驀地勾住他犀帶搖晃:“先生, 他們說父皇要駕崩了,是真的嗎?”
張居正半蹲下身與他平視, 溫和道:“太子從何處聽來?”
朱翊鈞眼淚一時收不住, 嚎啕大哭:“皇後和母親都在流眼淚,問她們也不肯告訴我,我只好來問先生,我知道您一定會跟我說實話的。”
張居正輕撫他的頰側,為他拭去晶瑩淚痕:“皇後與貴妃娘娘不願跟太子說出實情,正是因為怕太子傷心難過才隱瞞您,若您得知了真相前去哭鬧,豈不是白費了她們的一片苦心了麽?”
朱翊鈞是個聰明的,哪裏還不懂張居正的言外之意,聞言抱著他哭得愈發厲害, 眼淚鼻涕轉瞬間糊了他滿身。
“先生——我沒有父親了——”朱翊鈞抽噎道, “我還能依靠誰呢。”
“全天下的子民都是您的依靠。”張居正道, “但您也將是社稷的依靠。”
朱翊鈞把腦袋擡起,仰面視向他。
他深吸一口氣, 眼淚汪汪:“可我如今只能靠先生了……可以麽?”
“可以啊。”張居正微笑, 溫熱指腹揉他的發頂:“有臣在,請太子放心。”
.
旬日, 隆慶帝朱載坖一病不起,急召高拱、張居正入宮t。
宮人跪於兩側悲泣不絕,榻上天子面色蒼白,呼吸微弱,見二位輔臣終於被侍禦引來,渾濁瞳孔中方現了抹亮光。
“臣叩見陛下。”二人伏地,聲音中難掩顫意。
朱載坖似是恢覆了些意識,衾被外的手略略挪了挪,毫無血色的嘴唇翕動著:“高……高先生,張先生。”
“臣等在。”
“天命不眷,縱為帝王,朕亦有將死一日。”皇帝幽幽喟嘆。
“陛下不當如此……”
高拱話音未落,卻被一聲幾不可聞的苦笑打斷:“不當如何,妄自菲薄乎”
“太子年幼……還望卿等輔弼,傾力相助……”他微頓,張居正擡起首,剛好遇上皇帝的眼。
幹瘦的臉上仍是微笑:“眾臣之中,唯卿二人皆屬王佐之才,朕尚為裕王之時,曾想過日後與高先生張先生君臣相偕,效仿蕭何陳平輔佐漢高祖安定漢室四百年江山,或許又成一代佳話。”
“臣等豈敢與蕭陳相提並論。”二人惶恐答。
“朕亦及不上漢高祖,不過是期望罷了。”皇帝微咳數聲,“然高祖崩時猶有蕭陳可托付,實乃為君者之大幸。”
高張拜道:“臣等雖駑鈍,必效死力,望陛下寬心。”
昏沈燭火下奄奄一息的君王,依稀可見舊日英挺眉目,過去亦是風度雍容的美男子。
但常年的放縱與惡習,已將他的俊秀面容與慷慨志向一並消磨,最後蹉跎為如今榻上的垂危病龍。
就連他自己亦不知,今日這副模樣該去歸咎於誰。
是父親麽?
長夜夢回之際,嘉靖時常進入至他混沌腦海,那一句如咒語般的“二龍不相見”,讓他甚而十年未能見父親一眼。
但他仍能清晰憶起嘉靖面龐,想起他在那煙霧朦朧的大殿間高坐,頭戴香葉冠,身披青藍道袍,香爐之外跪伏一地的臣子戰戰兢兢,被其拈於指間予取予奪,閣老國公又如何,還不是只得仰望聖上鼻息,被其玩弄於股掌之中。
他朱載坖縱是親子,又何嘗能逃得了?
嘉靖厭惡他,便將他棄之一旁忌諱提他名姓,害他蟄伏於邸內終日如履薄冰,膽戰心驚。
末了自覺丹藥無回天之力,是人終有一死,又為兒子培植親信,開始替他鋪起儲君之路。
一顆心終日懸於喉嚨之內,至繼位之時亦未能放下,或許活在恐懼中久了,早已褪不去刻在骨中的憂懼煎熬,自此便背負著那股揮之不去的噩夢而活。
於是他想,朕倦了,做甚麽明君,扶甚麽天下,索性將朝政一概拋卻,擲予他所信任的數位大學士,沈溺於前半生未敢想象的幻夢之中。
他以為自己必定是恨父親的。
所以他很遺憾,若父親不是嘉靖,他會不會就願意做個明君呢?
臣子們亦抱憾,還未能在隆慶一朝大展抱負,皇帝竟已病體沈屙,命在旦夕。
但皇帝應該比任何臣下都更為遺憾。
“朕就這般去見父皇,高不成,低不就。”殿外晚風拂過,不經意間吹斜他的鬢發,迫得他捂住胸口咳了幾聲。
良久,苦笑道,“也不知他該如何評價我。”
高拱眼底已濕:“陛下英明神武,怎可如此說。”
朱載坖輕笑堵塞在嗓間:“高先生對朕的期許,朕這輩子是及不上了,只能盼著太子可勉強追上一二。”
頓了頓,他艱難道出最後數語,“今朕囑二位先生為顧命大臣,太子和大明……盡交付於卿等了。”
言罷,已是支支吾吾,再吐不出半個字。
陳皇後跪於榻前,攥緊他枯瘦的手忍淚凝望,咬唇視著那雙手逐漸無力垂落,呼吸停止。
最後失了氣息。
“陛下——”
殿內眾人剎那匍匐拜倒,齊齊放聲號泣。
.
隆慶六年,帝崩。
遺詔傳位於太子朱翊鈞,即日繼承大統,高拱、張居正二位大學士為輔,定年號萬歷。
一時間,朝野內外沸沸揚揚,皆言今朝十歲孩童主一天下,那副細小脊背如何能撐起這大明山河。
文淵閣內,各項繁冗事務壓於二位顧命大臣之肩,本應風雨同舟,先帝駕崩不過十日,爭端卻已漸萌。
兩人皆是濟世之才,於大事處多有自己主張,彼此難相妥協。
黃河又淤堵難行,高拱要開新河以通漕運,張居正卻以為不可,一時間各執一詞,內閣侍奉的宮監們眼見著二位宰輔爭論不休,高拱脾氣暴是由來已久,如今張居正亦盡顯冷傲本色,互不相讓,教人不知何所適從。
新帝登基,最受折騰的當屬禮部僚屬,好容易放松了稍頃,幾位給事中從事便坐於一處閑聊。
“這是怎麽回事兒?兩位相公之前不是來往頗為深厚麽,聽聞是在翰林院時便互為知己的交情,怎麽會突然決裂?”
“朝堂爭鋒哪裏能叫決裂?說不準兩位仍有私交,只是舍不得自己那一腔志向罷了。”
“你懂甚麽,一山不容二虎,都是心懷大志不甘心做伴食的人,如何能不生傾軋。”
“今時畢竟與往日不同了,正是施展抱負的絕佳時機,誰不想將大權獨攬在自己一個人手裏頭呢。”禮部侍郎馬自強恰好進來,聞言撚須微笑,“只看哪位能取勝了。”
“馬侍郎以為呢?”從未參與談論的申時行此時忽然發問。
馬自強也是三朝老臣,一雙清目早將世情看透,牽了牽唇:“為相者豈能鋒利太過。”
申時行頷首。
禮部議得如火如荼,其餘各部亦不遑多讓。
“子維。”吏部尚書楊博乃張四維同鄉,見侍郎張四維正立於梁柱旁思索甚麽,喚住他,“可否為我將這沓題本送去文淵閣?”
楊博德高望重,素有名譽,張四維與他俱是山西蒲州人,平日也多受其關照,今既有命,當即拱手道:“下官這便去。”
他接過題本,內心仍在沈思近日閣中風雲,不覺踱步至文淵閣殿前,見其間高拱不在,桌前只有張居正埋首批答。
他躬身行禮,溫聲道:“下官見過張相公。”
張居正擡眼,視線中男子眉目謙恭,手中攜著一疊奏本。
“放至桌案即可。”張居正道,“侍郎辛苦。”
張四維斂去眸底沈色,又作一揖,似是無意問道:“請問相公,高大人何在?”
張居正視了他一眼,答:“太後召見肅卿。”
張四維驚訝:“太後為何有召?”
張居正蘸墨,繼續落筆:“我如何知曉,侍郎若有惑,自去問肅卿。”
“不敢不敢。”張四維連聲喏喏,“下官多有叨擾,冒犯之處望相公海涵,下官此即告辭。”
他心中早升起隱約不安,掀簾而出時,卻見幾個內宦匆匆跑入。
張四維忙退後佇立原處,聽得內宦向裏間奏報:“張相公!太後有旨要罷了高相公!”
張四維大驚。
高拱若罷去,他身為其心腹,必定也逃不脫牽連。
一顆心驟然下沈,他只覺渾身如臨冰窖,帶著這股恐懼又聽裏廂繼續道:“太後直指高大人有不臣之心,意欲廢聖上另立新帝,下旨逐高大人即日返回新鄭原籍,盡黜其官,眼下高大人正在朝門外跌坐,我等也不知如何是好。”
“還不快去攙扶!”混亂中,張四維只聽張居正一聲斥責,隨之內宦們一溜煙應聲遵命跑出門。
他失魂落魄步回吏部官署,一眾同僚瞅著他青白相間的面色,紛紛湊上前關懷:“侍郎可是打聽到了甚麽,何不來與我等講講?”
張四維頹唐坐回原位,疲憊闔目,吐出一口濁氣:“內閣不日將姓張。”
“啊?”
同僚面面相覷,有人探身來問:“那高大人呢?”
“自然是被逐了!”見張四維閉口不言,另一人接話。
“啊?”
此時有消息靈通的走入,宣告道:“我已打聽得來!”
眾人忙趨至他身旁,無數雙眼迫不及待地盯住他面容:“莫賣關子,快將前因後果詳細說來!”
來人得意一笑,迎著他們追問的目光,一五一十道:“高大人這回可是棋差一著,做夢都想不到自個兒曾阻了司禮監秉筆馮保升遷之路,那馮公公如何能不懷恨在心?他在太後和皇貴妃面前舉劾,高相公不獨跋扈,背地裏還抱怨了句十歲孩童如何治天下,兩宮娘娘怎麽會不驚懼?他若是真扶立了藩王做皇帝,憑他地位能力還真能讓大明改朝換代,兩宮慌得當即面斥了他一通,將其太子太師、柱國、中極殿大學士之職一並罷去,明日早朝會極門應有旨意下t來了。”
同僚不信,再次確認:“消息可屬實?”
來人嫌棄地皺眉,甩袖便走:“還楞著做甚?我等快準備準備,去文淵閣賀那位新首輔罷!”
吏部眾人頓覺天翻地覆,初時震驚過後,覆又接受現實。
“我等收拾著去恭賀罷。”半晌,皆四散而去。
.
接踵而至的大事令張居正生出疲倦,他閉了閉目,面前成堆的章奏題本早已化作模糊不清的墨痕,纏繞著趨近混沌的腦海。
“相公,已近酉時一刻了。”宮人提醒。
意指您該歇息用食了。
張居正並不擡頭,淡道:“待我將這份擬完。”
宮人識趣退下。
須臾,又有內宦前來。
俯身在他鬢側耳語了甚麽,方才的宮人眼見著他隨後擱下筆,掀起袍角,自座中起身。
“相公,外頭下著大雨。”宮人瞧見他撩簾欲出,忙遞上一把雨具。
張居正接過,快步朝門外走去。
行至一間角門,遙望見一女子在廊檐下招著手朝他笑。
“七娘。”他喚。
顧清稚揚了揚食盒:“我來給太岳送飯。”
她將食盒遞給他,笑瞇瞇道:“你今日有沒有好好吃飯呀?”
張居正猶豫了會兒方答:“午間食過。”
“那就是還未用晚膳。”
“……是。”他承認。
他垂首視著手中食盒,一層一層以絨布包裹住保溫,顧清稚解釋:“我是瞧外頭下著大雨,冷了就不好吃了。太岳快拿回閣中去食罷,怕你胃不好給你熬的軟米粥。”
倏而,胸腔間溢出一股難言的發脹感,他恍惚只覺外廂再風起雲湧大雨傾盆又如何,此間仍有一方江南屋檐在等他。
這股情感驅使他擡眼凝視她,見那發梢濕漉漉地貼在額間,她的眸中亦有遮掩不去的疲累,此刻正仔細打量著他的臉孔。
“太岳瘦了。”顧清稚道,“看來做這首輔著實很累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“先生!先生——”見廊下一道明黃小身影邁著小短腿跑來, 張居正不禁彎下腰,唇畔挽出一抹笑:“怎麽了太子?”
身後跟了氣喘籲籲跑來的馮保,哪裏追得上小鹿般一陣風似的少年, 口中猶自喊著“太子爺太子爺,您慢些!”
卻不提防朱翊鈞已然撲入張居正懷中,年方十歲的他個頭才至張居正肘間,驀地勾住他犀帶搖晃:“先生, 他們說父皇要駕崩了,是真的嗎?”
張居正半蹲下身與他平視, 溫和道:“太子從何處聽來?”
朱翊鈞眼淚一時收不住, 嚎啕大哭:“皇後和母親都在流眼淚,問她們也不肯告訴我,我只好來問先生,我知道您一定會跟我說實話的。”
張居正輕撫他的頰側,為他拭去晶瑩淚痕:“皇後與貴妃娘娘不願跟太子說出實情,正是因為怕太子傷心難過才隱瞞您,若您得知了真相前去哭鬧,豈不是白費了她們的一片苦心了麽?”
朱翊鈞是個聰明的,哪裏還不懂張居正的言外之意,聞言抱著他哭得愈發厲害, 眼淚鼻涕轉瞬間糊了他滿身。
“先生——我沒有父親了——”朱翊鈞抽噎道, “我還能依靠誰呢。”
“全天下的子民都是您的依靠。”張居正道, “但您也將是社稷的依靠。”
朱翊鈞把腦袋擡起,仰面視向他。
他深吸一口氣, 眼淚汪汪:“可我如今只能靠先生了……可以麽?”
“可以啊。”張居正微笑, 溫熱指腹揉他的發頂:“有臣在,請太子放心。”
.
旬日, 隆慶帝朱載坖一病不起,急召高拱、張居正入宮t。
宮人跪於兩側悲泣不絕,榻上天子面色蒼白,呼吸微弱,見二位輔臣終於被侍禦引來,渾濁瞳孔中方現了抹亮光。
“臣叩見陛下。”二人伏地,聲音中難掩顫意。
朱載坖似是恢覆了些意識,衾被外的手略略挪了挪,毫無血色的嘴唇翕動著:“高……高先生,張先生。”
“臣等在。”
“天命不眷,縱為帝王,朕亦有將死一日。”皇帝幽幽喟嘆。
“陛下不當如此……”
高拱話音未落,卻被一聲幾不可聞的苦笑打斷:“不當如何,妄自菲薄乎”
“太子年幼……還望卿等輔弼,傾力相助……”他微頓,張居正擡起首,剛好遇上皇帝的眼。
幹瘦的臉上仍是微笑:“眾臣之中,唯卿二人皆屬王佐之才,朕尚為裕王之時,曾想過日後與高先生張先生君臣相偕,效仿蕭何陳平輔佐漢高祖安定漢室四百年江山,或許又成一代佳話。”
“臣等豈敢與蕭陳相提並論。”二人惶恐答。
“朕亦及不上漢高祖,不過是期望罷了。”皇帝微咳數聲,“然高祖崩時猶有蕭陳可托付,實乃為君者之大幸。”
高張拜道:“臣等雖駑鈍,必效死力,望陛下寬心。”
昏沈燭火下奄奄一息的君王,依稀可見舊日英挺眉目,過去亦是風度雍容的美男子。
但常年的放縱與惡習,已將他的俊秀面容與慷慨志向一並消磨,最後蹉跎為如今榻上的垂危病龍。
就連他自己亦不知,今日這副模樣該去歸咎於誰。
是父親麽?
長夜夢回之際,嘉靖時常進入至他混沌腦海,那一句如咒語般的“二龍不相見”,讓他甚而十年未能見父親一眼。
但他仍能清晰憶起嘉靖面龐,想起他在那煙霧朦朧的大殿間高坐,頭戴香葉冠,身披青藍道袍,香爐之外跪伏一地的臣子戰戰兢兢,被其拈於指間予取予奪,閣老國公又如何,還不是只得仰望聖上鼻息,被其玩弄於股掌之中。
他朱載坖縱是親子,又何嘗能逃得了?
嘉靖厭惡他,便將他棄之一旁忌諱提他名姓,害他蟄伏於邸內終日如履薄冰,膽戰心驚。
末了自覺丹藥無回天之力,是人終有一死,又為兒子培植親信,開始替他鋪起儲君之路。
一顆心終日懸於喉嚨之內,至繼位之時亦未能放下,或許活在恐懼中久了,早已褪不去刻在骨中的憂懼煎熬,自此便背負著那股揮之不去的噩夢而活。
於是他想,朕倦了,做甚麽明君,扶甚麽天下,索性將朝政一概拋卻,擲予他所信任的數位大學士,沈溺於前半生未敢想象的幻夢之中。
他以為自己必定是恨父親的。
所以他很遺憾,若父親不是嘉靖,他會不會就願意做個明君呢?
臣子們亦抱憾,還未能在隆慶一朝大展抱負,皇帝竟已病體沈屙,命在旦夕。
但皇帝應該比任何臣下都更為遺憾。
“朕就這般去見父皇,高不成,低不就。”殿外晚風拂過,不經意間吹斜他的鬢發,迫得他捂住胸口咳了幾聲。
良久,苦笑道,“也不知他該如何評價我。”
高拱眼底已濕:“陛下英明神武,怎可如此說。”
朱載坖輕笑堵塞在嗓間:“高先生對朕的期許,朕這輩子是及不上了,只能盼著太子可勉強追上一二。”
頓了頓,他艱難道出最後數語,“今朕囑二位先生為顧命大臣,太子和大明……盡交付於卿等了。”
言罷,已是支支吾吾,再吐不出半個字。
陳皇後跪於榻前,攥緊他枯瘦的手忍淚凝望,咬唇視著那雙手逐漸無力垂落,呼吸停止。
最後失了氣息。
“陛下——”
殿內眾人剎那匍匐拜倒,齊齊放聲號泣。
.
隆慶六年,帝崩。
遺詔傳位於太子朱翊鈞,即日繼承大統,高拱、張居正二位大學士為輔,定年號萬歷。
一時間,朝野內外沸沸揚揚,皆言今朝十歲孩童主一天下,那副細小脊背如何能撐起這大明山河。
文淵閣內,各項繁冗事務壓於二位顧命大臣之肩,本應風雨同舟,先帝駕崩不過十日,爭端卻已漸萌。
兩人皆是濟世之才,於大事處多有自己主張,彼此難相妥協。
黃河又淤堵難行,高拱要開新河以通漕運,張居正卻以為不可,一時間各執一詞,內閣侍奉的宮監們眼見著二位宰輔爭論不休,高拱脾氣暴是由來已久,如今張居正亦盡顯冷傲本色,互不相讓,教人不知何所適從。
新帝登基,最受折騰的當屬禮部僚屬,好容易放松了稍頃,幾位給事中從事便坐於一處閑聊。
“這是怎麽回事兒?兩位相公之前不是來往頗為深厚麽,聽聞是在翰林院時便互為知己的交情,怎麽會突然決裂?”
“朝堂爭鋒哪裏能叫決裂?說不準兩位仍有私交,只是舍不得自己那一腔志向罷了。”
“你懂甚麽,一山不容二虎,都是心懷大志不甘心做伴食的人,如何能不生傾軋。”
“今時畢竟與往日不同了,正是施展抱負的絕佳時機,誰不想將大權獨攬在自己一個人手裏頭呢。”禮部侍郎馬自強恰好進來,聞言撚須微笑,“只看哪位能取勝了。”
“馬侍郎以為呢?”從未參與談論的申時行此時忽然發問。
馬自強也是三朝老臣,一雙清目早將世情看透,牽了牽唇:“為相者豈能鋒利太過。”
申時行頷首。
禮部議得如火如荼,其餘各部亦不遑多讓。
“子維。”吏部尚書楊博乃張四維同鄉,見侍郎張四維正立於梁柱旁思索甚麽,喚住他,“可否為我將這沓題本送去文淵閣?”
楊博德高望重,素有名譽,張四維與他俱是山西蒲州人,平日也多受其關照,今既有命,當即拱手道:“下官這便去。”
他接過題本,內心仍在沈思近日閣中風雲,不覺踱步至文淵閣殿前,見其間高拱不在,桌前只有張居正埋首批答。
他躬身行禮,溫聲道:“下官見過張相公。”
張居正擡眼,視線中男子眉目謙恭,手中攜著一疊奏本。
“放至桌案即可。”張居正道,“侍郎辛苦。”
張四維斂去眸底沈色,又作一揖,似是無意問道:“請問相公,高大人何在?”
張居正視了他一眼,答:“太後召見肅卿。”
張四維驚訝:“太後為何有召?”
張居正蘸墨,繼續落筆:“我如何知曉,侍郎若有惑,自去問肅卿。”
“不敢不敢。”張四維連聲喏喏,“下官多有叨擾,冒犯之處望相公海涵,下官此即告辭。”
他心中早升起隱約不安,掀簾而出時,卻見幾個內宦匆匆跑入。
張四維忙退後佇立原處,聽得內宦向裏間奏報:“張相公!太後有旨要罷了高相公!”
張四維大驚。
高拱若罷去,他身為其心腹,必定也逃不脫牽連。
一顆心驟然下沈,他只覺渾身如臨冰窖,帶著這股恐懼又聽裏廂繼續道:“太後直指高大人有不臣之心,意欲廢聖上另立新帝,下旨逐高大人即日返回新鄭原籍,盡黜其官,眼下高大人正在朝門外跌坐,我等也不知如何是好。”
“還不快去攙扶!”混亂中,張四維只聽張居正一聲斥責,隨之內宦們一溜煙應聲遵命跑出門。
他失魂落魄步回吏部官署,一眾同僚瞅著他青白相間的面色,紛紛湊上前關懷:“侍郎可是打聽到了甚麽,何不來與我等講講?”
張四維頹唐坐回原位,疲憊闔目,吐出一口濁氣:“內閣不日將姓張。”
“啊?”
同僚面面相覷,有人探身來問:“那高大人呢?”
“自然是被逐了!”見張四維閉口不言,另一人接話。
“啊?”
此時有消息靈通的走入,宣告道:“我已打聽得來!”
眾人忙趨至他身旁,無數雙眼迫不及待地盯住他面容:“莫賣關子,快將前因後果詳細說來!”
來人得意一笑,迎著他們追問的目光,一五一十道:“高大人這回可是棋差一著,做夢都想不到自個兒曾阻了司禮監秉筆馮保升遷之路,那馮公公如何能不懷恨在心?他在太後和皇貴妃面前舉劾,高相公不獨跋扈,背地裏還抱怨了句十歲孩童如何治天下,兩宮娘娘怎麽會不驚懼?他若是真扶立了藩王做皇帝,憑他地位能力還真能讓大明改朝換代,兩宮慌得當即面斥了他一通,將其太子太師、柱國、中極殿大學士之職一並罷去,明日早朝會極門應有旨意下t來了。”
同僚不信,再次確認:“消息可屬實?”
來人嫌棄地皺眉,甩袖便走:“還楞著做甚?我等快準備準備,去文淵閣賀那位新首輔罷!”
吏部眾人頓覺天翻地覆,初時震驚過後,覆又接受現實。
“我等收拾著去恭賀罷。”半晌,皆四散而去。
.
接踵而至的大事令張居正生出疲倦,他閉了閉目,面前成堆的章奏題本早已化作模糊不清的墨痕,纏繞著趨近混沌的腦海。
“相公,已近酉時一刻了。”宮人提醒。
意指您該歇息用食了。
張居正並不擡頭,淡道:“待我將這份擬完。”
宮人識趣退下。
須臾,又有內宦前來。
俯身在他鬢側耳語了甚麽,方才的宮人眼見著他隨後擱下筆,掀起袍角,自座中起身。
“相公,外頭下著大雨。”宮人瞧見他撩簾欲出,忙遞上一把雨具。
張居正接過,快步朝門外走去。
行至一間角門,遙望見一女子在廊檐下招著手朝他笑。
“七娘。”他喚。
顧清稚揚了揚食盒:“我來給太岳送飯。”
她將食盒遞給他,笑瞇瞇道:“你今日有沒有好好吃飯呀?”
張居正猶豫了會兒方答:“午間食過。”
“那就是還未用晚膳。”
“……是。”他承認。
他垂首視著手中食盒,一層一層以絨布包裹住保溫,顧清稚解釋:“我是瞧外頭下著大雨,冷了就不好吃了。太岳快拿回閣中去食罷,怕你胃不好給你熬的軟米粥。”
倏而,胸腔間溢出一股難言的發脹感,他恍惚只覺外廂再風起雲湧大雨傾盆又如何,此間仍有一方江南屋檐在等他。
這股情感驅使他擡眼凝視她,見那發梢濕漉漉地貼在額間,她的眸中亦有遮掩不去的疲累,此刻正仔細打量著他的臉孔。
“太岳瘦了。”顧清稚道,“看來做這首輔著實很累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